广告公司特色(附近图文广告公司)

时间: 2022-08-12 00:00 浏览次数:

4A广告公司的特点什么什么

4A广告公司的特点什么什么

4A协会对成员公司有很严格的标准,所有的 4A广告公司均为规模较大的综合性跨国广告代理公司。

4A广告公司内部规划很细致,大多是根据服务客户的不同会分成几个组,最上面的长叫为“老板”是CD,既是创意总监,下面有美术指导(艺术总监),文案,设计师(也叫做完稿,不同于国内小公司的制作,具有设计能力)。创意总监一般为国外或港台资深广告人,大多为文案出身,年薪大约5—600万,也有1000多万的。美术指导多为国内高水平的设计师,有一定的创意能力,月薪大约8000-10000,文案即为创意和写作的高手,月薪大约8000-10000,设计师月薪大约4500-6000元。4a的本意是美国广告公司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的缩写,4a协会对成员公司有很严格的标准,所有的4a广告公司均为规模较大的综合性跨国广告代理公司。如:ogilvy&mather(奥美),j.walterthompson(智威汤逊,jwt),mccann(麦肯),leo burnett(李奥贝纳),ddbo(天联),tbwa(李岱艾)等。因为广告主直接找媒介购买时段版面的价格与通过广告公司购买的价格一样,广告主并不能因此而省钱。从此时开始,广告公司从单纯的媒介代理和创作服务,逐渐发展为全面的广告代理服务公司(full service advertising agency),它也称为综合性广告代理公司,表现为能够为广告客户提供市场调研、广告总体策划、制定媒介组合计划和促销活动计划、设计和制作广告并能测定广告效果等全面服务的广告公司。美国4a定有协会自律规则《实践标准和创作守则》,违反会规者就要被开除会籍,以此约束会员公司遵守广告道德准则。协会成员承担着全美70%-80%的业务。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4a成员们渐渐的进入到华人世界里,从台湾、香港一直来到中国大陆。中国大陆最早的4a广告协会是广州4a广告协会,简称为“广州市综合性广告代理公司协会”,成员有本土公司也有外资公司。由于国内的尚未允许外商独资广告公司的存在,所以4a公司往往与国内公司合资成立合资广告公司,全球前10大广告公司全部在中国设立了合资公司,其中有盛世长城国际广告有限公司、麦肯·光明广告有限公司、智威·汤逊中乔广告有限公司、上海奥美广告有限公司、上海灵狮广告公司、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美格广告有限公司等。在日益规范的竞争环境中,美国4a在业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4a的成员必须是综合代理商,所以发展到后来,人们把4a当作综合服务型广告公司的统称,逐渐淡化了1917年那个行业组织的限制。于是另一个协会association of accredited advertising agencies(直译为“值得信赖的广告代理商联合会”)成为世界各地广告行业组织通用的4a概念。

广告公司特色

大家认为广告公司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我现在就从事广告行业的服务,做广告我们先要找到卖点,然后取夸张而不失真的创意性宣传!

作为广告公司当然也要这样做!

我到公司的第一天,老员工给我一本公司的册子,非常有个性!一看就知道来到广告界了!所以一定要有独特的个性!

因为广告在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就是需要创意!其实作为广告人来简要的说是需要创意加卖点!

我觉得你可以先参考很多广告公司的标识,然后根据自己的个性来设计!狂野一点!让人感觉你比较创意并且有信心!

第一名字要取的好

其次是里面的装修要个性 不个性也要大气

因为设计讲究的是个性很大气

广告公司最最主要的是要以设计创新为主第一名字要取的好

其次是里面的装修要个性 不个性也要大气

因为设计讲究的是个性很大气

广告公司最最主要的是要以设计创新为主现代广告公司的特点很多,随便说一下吧

1。广告的媒介日益创新,产生了很多新的广告公司,如分众

2。广告投资大副度的增加,做一个单立柱就要很多投入;很多户外也成为政府资源,在拍卖

3。广告的空间不断发展

4。竞争日益的激烈,很多网站都增加广告

5。广告理论研究趋势深化,管理日趋严格。如户外广告很多地方都有限制

6。广告宣传国际化,特别是网络广告

总之,社会在发展,广告的步伐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为各种产品做宣传,把产品让更多消费者知道,然后让产品销售效果达到最佳效果,让消费者购着满意~~!诚信 创意

对广告而说,应该是一个公司要让消费者知道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的内容,所以首先要让消费者知道你公司是干什么的,服务流程是什么,能为消费者做出什么贡献,要讲诚信,不能虚夸,得到消费者的信任,

就也不需加大广告投入啦

我相信这就是广告的基本特点吧。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创新

要学会抓主眼球经济